韦志榕:不负重托 与时俱进 编出好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一本基础教育阶段的教科书不过几万、十几万字,在这有限的空间里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关乎树立了什么样的价值观、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从事基础教育教科书研究、编写多年,深感一本教科书的出炉,凝聚了无数领导、专家、教材编者的心血,背后更有数不清的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与付出。
教材编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包括编写团队的组织,研读课程文件(课程方案和标准等),开展针对教材新变化的专题研究,深入教学一线展开调研,征求意见。
(二)编写过程。一般流程为:编写方案制定→编写提纲撰写→分工编写→集中研讨→完成初稿→边试教边修改→集中研讨修改(若干回合)→主编统稿→形成送审稿。
(三)审查过程。审查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政治审查,把握方向;学科审查,审查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适宜性;专题审查,确保选文、历史地图、考古文物图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综合审查,检查教材的纵横向衔接问题等。
(四)出版过程。一般流程为:编辑加工(三审三校一通读)→印制过程→发行过程→发送到师生手中。在整个出版过程当中,要保证教材的内容质量、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纲领,它为我们指明创新的方向。以往教材编写比较成熟的经验和被教师认同的内容,是我们需要加以继承的;以往教师教学比较成功的经验,是我们应该尊重的。这些都是我们创新的基础。创新的突破口应选择在离教学最近的地方,即通过教科书内容结构、编排方式的改变,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是科学的学科与课程的学科的关系。课程的学科建构,要遵循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科学的分类系统转变为适合教学的课程系统。在教科书编写中,如何将科学的“学科”转变为课程的“学科”,是课程和教材研究者,乃至于教师的重要任务,需融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
三是基础与现代的关系。基础知识是教材的“骨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石。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例如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一定要在教材中精心设计,清楚表达,把基础知识夯实。同时,有关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科新进展的知识,也要适时适度地体现出来,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方针以及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等,都需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教材体现时代性,提升学生的“四个自信”。此外,在高中教材编写时,还要兼顾共同基础与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这三类课程的不同要求,确定哪些是最基础核心的知识。
四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表述不是从概念(原理)到概念(原理),而是通过教材设计,使学生对新概念(原理)建立起与原有生活经验的联系,用这些经验实证、诠释、应用新概念(原理),理解所学知识的真实价值。教材应注重联系实际问题或情境引入理论探究,将人们感兴趣的问题、生活现象、社会热点、科学争论等作为背景或讨论的话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最重要的、具有引领作用的亮点就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思想,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强化学科育人价值。教科书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在历次课程改革中扮演了改革先锋的角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怎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编制教科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把握一个方向: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纲,突出教材的育人价值
首先,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材中要将学科核心素养贯彻落实,首先需要教材编者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与它上位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位的学科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图1)展开深入研究,找准目标和方向,使丰富的教科书内容“形散神聚”。
其次,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如张良认为:“课程知识观新的认识论基础便在于将知识视为个人的身体、经验、实践、行动的参与以及情境、生活等互动基础上生成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在人类参与、行动、实践基础上,创造、创生出的具有情境性、具身性、复杂性品质的产物。”
余文森认为:“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两翼。为了有效促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作为载体的学科知识,应突出强调学科大概念、学科结构、学科思想与方法及学科情境四大要素。作为路径的学科活动,必须体现实践性、思维性、自主性、教育性和学科性五大特性。”
李松林认为:“强大的统摄力与整合性、广泛的迁移力与适应性、持续的影响力与建构性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基本特征。体验—反思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生机制,交互—整合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扩展—变构则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完善机制。”
尽管不同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有不同的探讨,但是“问题”“情境”“行动”“生成”等词汇均出现在研究者的话语体系中。不同的学者均强调:提出一个学习的问题(科学问题、生活问题等),并将其放入一个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提升素养水平。这条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给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以很大的启发。
第三,探索构建新的教材结构框架。教科书编写的出发点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因此,教材在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上都应跳出固有传统的框架,构建新的框架,最后达成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图2)。
(二)厘清两个逻辑: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
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是教科书编写时必须思考的两个基本问题,前者是关于“学生应获得怎样的知识”的问题,后者则是“学生应该怎样获得知识”的问题。
什么是学科逻辑?对于“逻辑”,最基本和粗浅的理解:逻辑是一种思维规律。那么,学科逻辑就是学科的思维规律。学科的思维规律包含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一定是通过学科知识结构来加以体现的。以地理学科为例,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地理学要回答的问题不仅仅是分布在哪里的问题(Where),还要回答在什么条件下(When)、为什么分布在那里(Why)、形成怎样的分布类型或规律(What)等问题。这一连串的W,体现了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逻辑,也构成了研究地理分布问题的基本知识框架。因循学科逻辑, 一个个看似分散的 “知识点”,才能被一些“链条”所贯穿,而所谓的学科思想、道理、方法正蕴含其中。因此,在教科书编写中,对学科逻辑的考量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通过有逻辑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逐渐建立起“头脑中的地图”(概念图),唯此, 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 才能从“学会”走向“会学”。
学科逻辑对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内容要求”的规定往往是粗线条的,呈现“点”状,而“点”与“点”之间如何联系,或者应该铺怎样的“路”才能把“点”讲清楚,是教科书研究与编写者将课标要求转化为教科书结构时需要研究的重要环节。当我们用学科逻辑去思考时,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科书结构的问题。
如果将对学科逻辑的理解推而广之的话,那么,学习的逻辑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我们应从学习的本质去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裴娣娜教授在《现代教学论》一书中指出:学习是一个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需要,引起学习者身心发展变化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动改造自身的过程;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性活动。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思考:学生自身发展究竟有什么需要?教材怎样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材中怎样引导学生开放式学习?学习过程的展现是教材最接近学生、吸引学生的地方,也是对教材的设计编排最大的挑战。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方式相比较,教材对学习过程的引导越来越受到编者的重视,并发生着显著的改变。例如:
※传统教科书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课标版教科书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
※传统教科书中活动、案例同概念、观点、结论的陈述相分离,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呈现与情境无关→课标版教科书采取案例分析等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把引发思考、鼓励动手和体验探究的设计,在课文中一并呈现。
※传统教科书把知识的习得和活动的展开,安排或限定在一定的课时内→课标版教科书把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课外。
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就是不断地在寻找和处理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的最佳结合点。
(三)搭建三个结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教学结构
厘清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是搭建好教科书结构的基础。
一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的横向(不同学科知识)和纵向(上下学段之间)的存量,以便确定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学习起点,使广度和深度适当。
二是教材的逻辑结构,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逻辑而构建的教科书结构,是对知识结构的调整。
三是教材的教学结构,包括为便教利学而安排的各种助学系统、测评系统等等,这是教科书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教科书的结构,实际上是这三个结构重叠整合后呈现在教科书中的。教科书的结构必须精当清晰,顺序、因果、层次有序。
研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科书,是我们对新的教科书的期待。我们期待新时代的教科书有这样的品质:德育为先,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纲”,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能力为重,以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为“场”,使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中,体会和感悟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科学适宜,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度”,教学内容的容量、难度、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作者:韦志榕,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
版权声明
文章及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18年第6期(上),转载需注明出处
往期精选基础教育课程——首个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专业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唯一专业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课程教学专业期刊。本刊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旨,解读新政策、推广新成果、宣传好经验,为基础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权威专业服务。
杂志上期聚焦:课程、教学、教材、评价,下期关注:学校、学科、教师、资源及教育随笔等。欢迎订阅、投稿(不收取任何版面费及编辑费)。
投稿邮箱:kecheng@ncct.gov.cn
订阅电话:010-58556775